03.10-03.12.2025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English

×

展会新闻

康复治疗师列入服务类职业争议不断,看看一线治疗师怎么说?

2022.08.17


本文来源:大河健康报

记者 | 张保富  编辑 | 刘广辉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下称《大典》),其中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转移到了“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由此引发业内激烈讨论。


支持者表示,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大健康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反对者称,将康复治疗师列入服务人员不能体现其在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未来康复治疗师会迎来什么样的职业定位,康复医学如何迎来更好的发展,正被行业持续关注。





01现状:我国的康复人才市场有较大缺口


康复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们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根据201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每10万人口中仅有1.4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远低于每10万人口15名以上物理治疗师、8名-10名作业治疗师的国际标准。


“康复治疗师职业分类的改变,或与我国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程度有关。”一位康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康养机构服务人员以月嫂等家政类服务人员为主,事实上他们在“医疗、健康”板块的知识非常欠缺,康复治疗师群体若能在此执业,将为这些机构的服务能力带来质的改变。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相关的高等学历教育院校约849所,其中本科303所,专科546所。


我国目前有5万~6万从事康复治疗专业的医疗技术人员。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已有6家高校培养康复治疗师,每年培养约300人,但缺口仍十分巨大。


“如此多的专业人才,不一定都要在医院工作。”在郑州一家三甲医院执业的康复治疗师王先生表示,目前我国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化人群、亚健康群体、因意外致残等群体庞大,康复服务市场巨大,但专业人才较少。




02变化:康复治疗师列入《大典》中的服务人员


2015年,康复治疗师首次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其被列为“康复技师”,属于“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类别。


7月1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大典》,这是继1999年《大典》颁布以来的第二次大修,这次修订工作酝酿了一年之久。


与2015版相比,这次修订中,将康复治疗师、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列入职业大典,响应了康复医学界一直以来的呼吁,意味着“康复治疗师”这一职业曾面临的分类与认知模糊现状正得以改善。


然而,由于康复治疗师被归入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下列的“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这一类别的“康复矫正服务人员”中,未能与医师、护士、药师等同样列入“专业技术人员”。


新修订的大典对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定位和功能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大典》明确,康复治疗师和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归属于康复矫正服务人员大类。工作任务方面,明确康复治疗师是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手段或方法,从事康复对象治疗和训练的技术人员。


工作包括询问和检查患者,采集和整理患者信息;分析、评估患者检查结果,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和方案;实施康复训练;指导康复对象自我康复训练;总体评定患者康复效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社区康复工作等内容。




03争议:康复治疗师的职业分类引发讨论


官方背书的职业分类,与未来相关人员在职业发展中的培训、评定、补贴、职称等息息相关。此次的职业名分分类归属引发了行业内的争议和讨论。


康复治疗师王先生认为,《大典》给了康复治疗师一个明确的身份地位,使其职业功能更加清晰,这是巨大进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更为广阔,有利于推动康养机构等专业化发展,帮助提升其服务能力。


王先生说:“把康复治疗师划分为服务类别,可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传统医疗系统对康复这一新兴行业的约束,康复治疗师可以更加灵活地执业、创业。”


但也有不少康复治疗师对此次“职业名分”被挪入“健康、体育和休闲服务人员”范畴表示异议。他们认为,这会让原本在临床上没有处方权的他们,地位变得更加尴尬。“康复治疗师执业分类后配套的职业标准、评价规范等尚未出台,以后我们在医院中晋升职称等将更为艰难,执业前景更为迷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康复治疗师这样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在 2022 年第 1 期发布过一篇《中国康复治疗师岗位标准编制指南》,就曾指出将康复治疗师划定为技师并不严谨。


文中提到,技师通常是在实验室或辅助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等围绕仪器工作。而康复治疗师是在临床一线,围绕患者开展医疗工作,所以该职业分类名称并不足以体现康复治疗师群体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就提出,1986年《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开始实施,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四类,由于当时我国康复医学还处于萌芽阶段,康复治疗师也就没有列入,随着时代发展,应及时修订相关条例,形成“医、药、护、技、康”五类职业,从根本上推进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得知此次康复治疗师的分类时,凌峰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他在写给“卫健委人事司”的信中写道:坚决反对这样分类。


7月19日,中国康复医学会办公室发布简报,呼吁将康复治疗师继续保留为2类,理由是从岗位职责来看,康复治疗师本质上属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从康复治疗师现状和任职条件看,康复治疗师具有专业标准要求;从国家政策来看,康复治疗师是康复医疗专业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在内的多个行业协会也向人社部提交了职业定位修改意见。




04声音:在职康复治疗师对职业前景感到迷茫


小李是河南省胸科医院康复科的一名康复治疗技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


他于2021年考取了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初级证书,该证书由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颁发,该证表明他取得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小李向记者解释:在学校读书,他被要求要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康复医学概论、神经康复学等医学相关知识。在医院从业后,他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让不少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以缓解,并顺利出院。


他疑惑的是,将康复治疗师简单归为“康复矫正服务人员”是否合理?


河南省胸科医院南院区中医科主任、康复科专家宋圣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患者进入康复环节后,康复治疗师要立即介入,与临床医生共同评估并拟定其康复方案。”


宋圣阁认为,康复治疗师在为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掌握全面的医疗基础知识,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相应调整治疗方案,这一过程中还牵涉操作复杂的治疗仪器,列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更为合理。


“一个职业的吸引力和职业的性质有关,如果是专业技术人员,其吸引力会上升,职业晋升通道会更大,职业荣誉感会更强。”某康复协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05影响:报考康复医学专业未来择业或面临更多选择


康复治疗师职业分类一旦尘埃落定,对报考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以及康复治疗师将有何影响?


记者在郑州大学招生网搜索发现,作为医学技术类的二级学科,康复治疗学专业分为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两个方向,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康复治疗学教育和国际康复教育标准。


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包括到综合医院康复科、专科康复医院或中心、特殊教育机构、残疾儿童学校、老年日照中心、养老机构、国家及地方康复学术组织、社区康复机构、康复医疗器械公司等,或到海外继续学习深造以及到高等院校任教等。


“建议相关部门对康复治疗师分级别管理,比如达到一定的级别可开设诊所或理疗馆、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二甲甚至三甲医院等任职。”有从业者表示,目前医院发展康复团队缺不了康复治疗师,应对该群体进行分级,承认其职业证书“含金量”,对后辈们报考康复专业的负面影响也小一些。


对于康复治疗师群体的日后发展,康复治疗师王先生预测,若部分康复治疗师在公立医院长期得不到认同,经验丰富的他们或会选择创业,以小微企业的方式进行运作,在疗效显著的情况下经营起来并不困难。他认为,未来康养机构或会走专业康复和基层康复两条路径,二者对于人才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不过,我们也要警惕康复治疗师划为服务类后,出现商业化趋势明显、康复治疗师短期培训即上岗、门槛降低等问题。”一位康复从业人员表示。




06延展:年轻的中国康复医学


与海外国家及地区几十年的康复医学发展路相比,国内康复医学还显得非常“年幼”。


虽然早在1987年,卫生部就曾下文号召康复应和预防、医疗、保健协调发展;但在后来的20年里并未得到重视,该学科的发展处于长期滞后的状态。


即使1989年卫生部下文,要求二级、三级医院必须设立康复医学科,情况亦未有所改善;康复科只是医院里可有可无的一个小科室,大多数临床医生并没有康复的概念和思维。


在中国康复医疗界的人士眼中,康复医学真正迎来转机始于2008年的汶川地震。


这次地震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灾难中的作用第一次被医学界重视、被临床同行认可,随着地震伤员在康复中心以及各地康复机构的成功康复和回归社会,大家认识到原来康复医学可以最大程度、极为有效地帮助受灾伤员和功能障碍患者。


与此同时,中国也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加上慢性疾病的高发、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频发的交通事故、“世界工厂”多发的“工伤”……康复医学在中国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契机。


但和大多数专科一样,康复医学发展的关键掣肘之一在人才。


因暂无康复治疗师人才相关数据的标准统计口径,依据专家调研,初步匡算我国现有康复治疗师约5万人。


从人均水平来看,每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为3.57人,与国际标准每10万人口康复治疗师50名,有超过十倍的差距。




07未来:巨大的产业蛋糕,亟待配套改革


毕马威一份关于康复医疗的研究报告中显示,据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康复专科医院收入与诊疗人次,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估算出2018年中国康复医疗市场总消费约为583亿人民币,2011年至2018年复合增长率为26.9%。


以最近五年(2014至201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20.9%)推算,康复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在2021年达到1032亿人民币。根据前述分析,由于群众康复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康复市场的持续投入,未来增速将有可能高于历史水平。毕马威认为,中国康复医疗有可能提前进入千亿规模市场。


巨大的产业蛋糕,离不开人才和政策扶持。在《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关于人才培养方面,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


但这次《职业大典》公告的发布,无疑是在原本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个惊雷,无论通过与否,势必会对未来康复医学的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因此,如何走好康复医学的下一步,如何做好一系列相关举措的改革,值得行业与社会密切关注。


来源:大河健康报,康知了,康复你知道


常用链接

联系我们

金晔展览

电话:  020-66318831

邮箱:  info@cantonrehacare.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10076469号

【 金晔】